金屬熱處理: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、保溫、冷卻,通過改變金屬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工藝方法。
熱處理四把火: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。
常見的退火工藝有:
(二)球化退火
球化退火主要用于過共析鋼的碳鋼及合金工具鋼(如制造刃具,量具,模具所用的鋼種)。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,并為以后淬火作好準備。
(三).去應力退火
去應力退火又稱低溫退火(或高溫回火),這種退火主要用來消除鑄件,鍛件,焊接件,熱軋件,冷拉件等的殘余應力。如果這些應力不予消除,將會引起鋼件在一定時間以后,或在隨后的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變形或裂紋。
正火:
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后在空氣中冷卻(空冷),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,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,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,也有時用于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。
淬火:
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后,在水、油或其它無機鹽、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(淬火劑)中快速冷卻,獲得馬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。淬火后提高了工件的硬度、強度和耐磨性,但同時變脆。
回火:
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710℃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,再進行冷卻。回火的目的:主要是消除鋼件在淬火時所產生的應力,降低鋼件的脆性,使鋼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,并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韌性等。
根據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,按其回火溫度的不同,可將回火分為以下幾種:
(一)低溫回火(150-250度)
低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馬氏體。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鋼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,降低其淬火內應力和脆性,以免使用時崩裂或過早損壞。它主要用于各種高碳的切削刃具,量具,冷沖模具,滾動軸承以及滲碳件等,回火后硬度一般為HRC58-64。
(二)中溫回火(250-500度)
中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屈氏體。其目的是獲得高的屈服強度,彈性極限和較高的韌性。因此,它主要用于各種彈簧和熱作模具的處理,回火后硬度一般為HRC35-50。
(三)高溫回火(500-650度)
高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索氏體。習慣上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,其目的是獲得強度,硬度和塑性,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。因此,廣泛用于汽車,拖拉機,機床等的重要結構零件,如連桿,螺栓,齒輪及軸類。回火后硬度一般為HB200-330。
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“四把火”,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,常常配合使用,缺一不可。